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
中國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聯網
CERNET
返回首頁
滾動
每日要聞
高校科研
成果
資訊
專家視點
人才
評論
科學探索
前沿
科普
學術會議
通知
新聞
專題
首頁
>
高校科技
>
專題報道
>
戰疫情
首張新冠病毒感染人肺細胞分子反應圖繪出 顯示病毒如何劫持損害肺泡
新冠病毒究竟是如何劫持并迅速對人肺細胞造成損害的?通過將生物工程人類肺泡細胞與高精度質譜技術相結合,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繪制出首張人肺細胞...
[詳情]
2020-12-08
標簽:
戰疫情
新冠病毒或能通過鼻子進入大腦 感染者神經癥狀獲解
據英國《自然-神經科學》雜志3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新冠病毒或能通過鼻子進入人類大腦。這一發現或有助于解釋在新冠病毒感染者身上觀察到的一些神經癥狀,...
[詳情]
2020-12-08
標簽:
戰疫情
高福等團隊發文:首次提出新冠發病機制或存在“兩階段”模式
COVID-19是全球首次“非流感”的大流行。然而迄今為止,我們對新病毒SARS-CoV-2及其發病機制了解甚少。大流行初期,研究集中于重癥和危重病人的管理和治療,...
[詳情]
2020-11-19
標簽:
戰疫情
新AI工具“聽”咳嗽聲鑒別新冠肺炎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3日報道,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人員稱,他們發明了一款新人工智能模型,可以通過傾聽健康人和新冠肺炎患者之間咳嗽的細微差別,發現新...
[詳情]
2020-11-05
標簽:
戰疫情
新冠病毒是否在不斷變異?冬季如何防護?張文宏這樣說
10月18日下午,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最受關注的主論壇之一——大健康論壇在溫州醫科大學舉行,200余位國家高層次人才及頂級科學家青年科學家及國家高層次人...
[詳情]
2020-10-19
標簽:
戰疫情
新冠如何跨種傳播?中國團隊試驗26個物種,貓等宿主引關注
新冠病毒(SARS-CoV-2)是導致新冠肺炎(COVID-19)的病原體,此前已有研究提出,SARS-CoV-2可能起源于蝙蝠,除感染人外,還可以感染貓、狗、老虎和水貂等。...
[詳情]
2020-10-14
標簽:
戰疫情
香港大學發現一種常用抗潰瘍藥物可降低新冠病毒載量
中新社香港10月12日電香港大學研究團隊12日表示,一種常用的含金屬抗潰瘍藥物“枸櫞酸鉍雷尼替丁”(RBC)被證明可顯著降低新冠病毒載量,同時緩解病毒引發的...
[詳情]
2020-10-13
標簽:
戰疫情
張文宏:新冠病毒成“常駐病毒” 疫情防控常態化不等于正常化
“新冠病毒已成為存在于人類世界的‘常駐病毒’”,病死率依舊不低,這成為令人頭疼的問題。”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
[詳情]
2020-09-27
標簽:
戰疫情
新華網評:唱響新時代的“英雄贊歌”
“他們的名字和功績,國家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將永遠銘刻在共和國的豐碑上!”8日上午,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
[詳情]
2020-09-08
標簽:
戰疫情
中共中央 國務院 中央軍委關于表彰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的決定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疫情發生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
[詳情]
2020-09-08
標簽:
戰疫情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京隆重舉行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京隆重舉行
[詳情]
2020-09-08
標簽:
戰疫情
習近平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在過去8個多月時間里,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受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
[詳情]
2020-09-08
標簽:
戰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讓科研與教育成關注焦點
英國《柳葉刀》期刊日前刊發社論《新冠肺炎時期的科學研究和高等教育》。文章指出,保護并加強新冠肺炎期間的研究工作,需要政府、資金提供方、各大高校和學...
[詳情]
2020-09-08
標簽:
戰疫情
南方醫科大學毛琛團隊發表新冠研究重要成果
該研究就密切接觸者感染風險、不同接觸方式傳播風險、不同嚴重程度COVID-19病例的傳播風險和無癥狀感染者的比例等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進行科學攻關,為我國新...
[詳情]
2020-08-28
標簽:
科研資訊
新冠再感染病例讓全球緊張
在對抗新冠病毒的戰斗中,無論是之前備受爭議的群體免疫策略,還是被全球寄予厚望的疫苗,都建立在“抗體能持續在人體內發揮作用”的基礎上。但多家香港媒體2...
[詳情]
2020-08-26
標簽:
戰疫情
秋冬季疫情是否會卷土重來?專家這樣說
今年秋冬,新冠肺炎疫情會不會卷土重來?在8月19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以及疾控專家對此進行了解答。
[詳情]
2020-08-20
標簽:
戰疫情
哈爾濱工業大學揭示新冠肺炎適應性免疫反應特征
哈爾濱工業大學18日發布消息,該校黃志偉教授課題組關于新冠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新冠肺炎重癥和輕癥患者對新冠病毒感染的適應性免疫反應》為題在線發表...
[詳情]
2020-08-19
標簽:
戰疫情
香港大學研究發現兩種新冠病毒蛋白有助改善檢測
香港大學18日公布,該校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團隊發現,人體免疫系統在接觸新冠病毒時會對其中兩種病毒抗原有明顯反應,有助改善新冠病毒檢測。
[詳情]
2020-08-19
標簽:
戰疫情
《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行為準則與督查規定》發布
中國工程院2018—2022年工作綱要
關于設置“交叉學科”門類、“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和“國家安全學...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開展首批現代產業學院申報與建設工作
教育部印發《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章程》
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與結題等有關事項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管理專項項目申請指南
中國科學院2021年院士增選啟動
中國工程院關于提名2021年院士候選人的通知
全國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視頻調度會議召開
教育部科技司發布首批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典型經驗
改革開放40周年 高校科技創新重大成就
2019兩會 | 科技報國 奮力追夢
教育部科技司和中關村多措并舉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
2018年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會議
屠呦呦入圍BBC“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
劉永坦、錢七虎獲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薛其坤院士:一個優秀科研團隊是怎樣煉成的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修訂印發《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和專業學位授權...
教育部印發《關于正確認識和規范使用高校人才稱號的若干意見》的通知
關于申報中國高校產學研創新基金2020年第二批課題的通知
教育部印發《關于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
教育部關于聘任第八屆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的通知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于修訂印發《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和專業學位...
教育部出臺《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
司法部科技部權威解讀——《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第三次大修新意...
修訂后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公布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熱點專欄
數說高校
“雙一流大學”建設
人物·故事
人工智能AI
虛擬現實VR
基金委發布7個重大研究計劃2020項目指南
基金委更新2學部3項目評審專家名單
國基金評審會透露出來的資助特點和新變化!
【項目申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科研誠信建設辦公室2020年度第1期專項項目...
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2019新院士名單公布
備受矚目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2019年新院士名單同在今天(11月22日)公布。中國科學院共選舉產生64名院士和20名外籍院士…
185所高校948個學科進入全國前10%
在全國前1%~10%百分位段內,浙江大學以43個學科拔得頭籌;北京大學有41個,位列第二;清華大學有39個,位列第三;上海交大…
2019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通訊評審結果揭曉
9月3日,教育部科技司通過教育部網站對外公示了2019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通訊評審通過項目和青年科學獎人選,446個…
75所部屬高校“軟”實力和“硬”實力大盤點
根據統計數據,7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年度總經費中,平均總經費約為54億元。其中年度經費超過100億元的共有7所,在50億-100億元之間…
郵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眾號:高校科技進展
版權所有: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網絡中心
Copyright© 1994-2020
CERNIC
,
CERNET
京ICP備15006448號-16
京網文[2017]10376-1180號
關于假冒中國教育網的聲明
|
有任何問題與建議請聯絡:Webmaster@cernet.com
澳洲幸运8历史记录